太阳黑子

太阳表面因温度较低形成的暗区
太阳黑子,是指太阳表面因温度较低形成的暗区。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记。[4][5][6]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是出现在公元前800年中国的《周易》一书中。[1]西方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00年由古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提出。[3]黑子相对数的变化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示。[7]
黑子的平均面积大约相当于整个地球大小[8]。太阳黑子存在于太阳光球表面,是磁场的聚集之处,温度比比太阳周围表面的温度 (5778 K) 低约 2000 K。其数量和位置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周期性变化。[9][10][4]近年来各国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9][11][12][13][14][15]
太阳黑子出现的周期对地球通信系统、和天气等有一定影响,并使宇宙射线穿透内部太阳系,改变地球高层大气化学成分。[2] [16][17]

发现与记载

公元前800年春秋早期,《周易》一书中出现就对太阳黑子的记载:“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18][1]公元前四世纪中期(战国时期),中国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并认为黑子是太阳的一部分,并称太阳黑子为“日食”。公元前165年,《玉海》一书也对太阳黑子有过记载。但是世界公认的是公元前28年《汉书·五行志》中对太阳黑子的记载:“和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统计,中国从汉和平元年到明朝末,有100多次对太阳黑子的纪录。[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