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不同物体带电的现象
摩擦起电(英文: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1]是指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静电现象。[2][7]
摩擦起电是最早有记载的物理现象之一,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a]便已记载了琥珀与布摩擦后能吸引草屑的现象。[5][9]而后在中国的两晋时期、明朝时期都有摩擦起电的相关记载。[10][11]1660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里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摩擦起电机,由此,摩擦起电机成为人类研究电现象的重要基本工具。[12]而后的十八、十九世纪,经过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库仑和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等人的实践,由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电荷的两种属性,即正电荷与负电荷。[7]至现代,物理学家们对摩擦起电了解更加深入,并得知构成物质的本身就包括了带电粒子,从而得出了摩擦起电的原因。[6][3]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因。[3]
至现代,摩擦起电多应用于工业与生活方面。如科学家研究出静电除尘器来进行除尘工作,且广泛运用于冶金、煤气、造纸等方面,而现代还会使用摩擦起电来进行茶叶的筛选。[13][12]但同样,摩擦起电也会带来危害,如油罐车就可能因为摩擦起电引发爆炸。所以利用铁链接触地面,消耗电荷避免爆炸的危险。[4]

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