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那·马哈希

印度佛教大师
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是一位印度教上师,生于1879年,逝世于1950年。他在16岁时就已经开悟,消解了个体自我感。随后,他前往蒂鲁瓦纳马莱的圣炬山,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尽管他在闭关中,但他很快吸引了信徒,并在他身边发展出一个社群。尊者全天候都是社群的核心,尽管受到上千人的崇拜,他从未收过私人礼物,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投以尊重。30年代开始,尊者的教导渐在西方风行起来。拉玛那·马哈希的教导强调宁静才是最纯粹的教导,他建议采取参究真我此一主要方法证悟「I-I」(我之我)、瞭悟真我,达到究竟解脱。他也建议可采取「奉爱」和其他实修法门。[1]

早期生活

在成道前他原是印度中等婆罗门家庭的孩子,少年时与其它学童毫无两样,常和友伴一起念书戏耍,从来没有意识到任何灵性经验,也未曾显露对修行的兴趣。然而他在十七岁那年却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转变。
拉玛那·马哈希
有一天他独自坐在他叔叔家中的一个房间里,突然一种死亡的恐极其真实而暴烈地攫住了他。马哈希一直是个健康的孩子,当也毫无病痛,然而他却感觉到他在刹那间就要死去了。这状况突如其来,也毫无征兆,此刻的马哈希在震惊之中,既不去追究这恐惧的由来,也不想求助于任何人,相反地他声色不动,在当下独自面对这巨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