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

日本神道教建筑类型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由于神道教与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神社十分普遍[1]。由于日本从飞鸟时代(538~643年)中后期起对神社建筑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如20年或60年)重建一次,所以,长时期以来神社建筑经久不衰。据统计日本现存神社11万多座。不少神社始建年代很早,至今仍完好如初[2]
神社的形制,早期与当时的民间住宅相仿。作为神社建筑重要特征的是正脊上横向并排着一排圆木,屋脊的两端各有一对高高挑起的交叉而立的方木。它是日本原始时代建筑捆绑结构的痕迹。[2]
人们到神社去,一般是先在神社前的水池边用一个长柄木勺净手,然后到屋脊两边翘起的神社拜殿前,往带木条格的善款箱里扔点零钱,把手拍几下,合十祈祷。有的拜殿前还挂有很粗的麻绳,祈祷者摇动几下,撞得麻绳上的风铃发出响声。祈祷者除了上了年龄的老者,也有不少情侣祈祷终身幸福[1]

简介

神道教神社是拜祭神的地方,同时也被认为是神居住的地方的。代表神,祭祀神的法物也存放在神社深处不为人知的密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