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廷铨

清康熙朝秘书院大学士
孙廷[quán](1613年-1674年),山东益都(今山东博山)人,明朝崇祯十三年进士。后降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少保、秘书院大学士等职。他著有《南征纪略》《颜山杂记》《汉史亿》《琴谱指法省文》等书。尤其是他所写的《琉璃志》,是他一生对祖国科学技术所做的最大贡献。康熙十三年病逝,谥文定。

人物生平

孙廷铨(公元1613年—1674年),初名廷[xuàn],字枚先,明崇祯进士,曾做过康熙皇帝老师,历任清朝兵、户、吏三部尚书,康熙帝拜其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辅佐康熙亲政,被称为“一代帝师”。[1]1662年(康熙元年),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在任年余,称“患怔冲之疾”,告病请归。1664年冬,孙廷铨回到故乡颜神镇,杜门谢客,焚香著书,写成《颜神杂记》等著作。
“琉璃”是《颜神杂记》物产篇中一节,内容完整,记载周详。乾隆十年的《昭代丝书续集》将其收入,并题曰《琉璃志》。孙廷铨的《琉璃志》,以科学的纪实的态度和笔法,仅2000余字,就把琉璃及其产品的成份、炼制过程、产品种类、制作工艺,及至阐明自己对琉璃的来源生成,摒弃唐代[]学家颜师古“琉璃乃自然之物”而采纳宋代程大昌铸石为器,古已有之”、“虽西域琉璃,亦用石铸,无自然生成者”的观点,写得有章有序,清清楚楚。《琉璃志》是一部系统而全面地记述琉璃工艺技术的科技文献,这对后来博山琉璃业的发展以及专家学者对博山琉璃的探讨与研究,都具有翔实可靠的史料价值。
孙国老官高才秀,史志上都把他作为名人记载,但对他所写的《琉璃志》却提及太少,其实,这才是他一生对祖国科学技术所做的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