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

步兵的一种小型曲射支援武器
掷弹筒,俗称手炮,又名轻型迫击炮。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等特点。[1]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于1921年设计了一种轻型前装式曲射火炮,即大正十年式50mm掷弹筒。但由于日本的十年式掷弹筒存在射程偏近和高成本的问题,因此日本研发了八九式50mm重型掷弹筒,设计上简化了射程调节机构并在身管内增加了膛线。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也仿制了日本的掷弹筒,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自己的二十七年式掷弹筒。[2]在20世纪60年代,比利时研制出了NR8111发射器,后来法国的蒂坦耐特公司改进并生产了FLY-K-TN8111。[3]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开始研制QLT89榴弹弹射器,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成功。[4]
掷弹筒主要由筒身、击发装置、瞄准装置等部分组成。发射筒采用滑膛式结构来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特殊装置,能够调节火药燃气的逸出量,通过调整膛压来实现对弹丸射程的控制。击发装置由支撑管、击发组件和击针组件组成。瞄准装置是由表尺板和背带上的射角标记组成,而部分没有瞄准具的掷弹筒,射击需要凭借士兵的经验,射距远近靠角度的修正。[5][4][6]
二战期间,日军步兵分队主要装备了大量八九式重型掷弹筒,以及少量十年式掷弹筒和十一年式70mm掷弹筒。而在1945年8月,晋冀豫根据地兵工厂共生产了2500门50小炮和大量炮弹,用于装备近30个团。1946年以后,中国因内战需求,在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兵工厂开始生产二七式掷弹筒。[7][8]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