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

文房四宝及其衍生的文房器玩
文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2]狭义上的文玩就是由古代文房四宝,以及为文房四宝服务和与其相关的文房器具物件组成的。[2][1][3]广义上的文玩不仅包含文房用具,带有文化气息的赏玩件都可称之为文玩。[2][1][3]
中国的文玩之风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文房用品较讲究,同时也对日常生活陈设日渐考究。[4][11]南北朝时期除了文人,宫廷对文玩也有收集。[11]从宋代开始,文人墨客开始刻意的为文房用具著书立说,记载其美,渐成系统,这说明当时的赏玩文玩的风气已经十分流行,开始普遍。[12]元代文玩的范畴已在不断扩大,从书房类器具,扩展到君子六艺之类。[12]明朝时期,[12]文玩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人们收藏的文玩类重心,也从文房类转到修养身心之类的器具。[12]清代,文玩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上行下效之间,许多工艺、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文玩脱离了文房实用器的范畴,走出了古董收藏的[zhì]梏,成为一种独立的品类。[13]清末民初,文玩文化开始由盛转衰,因为社会动荡,文玩受众群体基本消失,文玩市场也出现了空前的低迷。[1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整体处于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阶段,经历过长时期的战火洗礼,绝大部分的人已经失去了对文玩文化的认同,甚至失去了对文玩的认识。[12]许多精美的器物被抛弃被损毁,少数家藏之器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文玩又开始焕发生机。[12]国家对文物立法,人们对于文玩的态度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藏家获得了应有的尊重,藏品获得了应有的价值,因此更多的人愿意接触文玩,收藏文玩,[12]文玩及文玩文化再一次走进了我们的生活。[12]
文玩的种类繁多,按功能辨识的方法主要是以为笔、墨、纸、砚服务的四类用途以及其它用途等五类。[1]按材质分为可以分为玉、石、竹、木、角、漆、金、银、铜、铁、陶瓷、象牙、玳瑁珐琅玻璃等多种。[1][5]按创作题材分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典籍神话,谐音寓意。[1]
文玩集实用价值,赏玩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和商业价值于一体。[14][11][15][16]时代发展到当下,以电脑为首的现代工具兴起,文房也简单了许多。文玩之类的不再仅仅是文人所好,随着中国经济陆续回暖,以及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文玩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成长,文玩的受众也逐渐年轻化。[17]为了保护和传承文玩工艺,一些传统的文玩制作技术被列入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文玩收藏品也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文玩收藏品市场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玩法。[19]文玩也从小众圈子发展为大众电商,走进了千家万户。[17]

词源与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