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

普鲁士王国元帅
格布哈特·冯·布吕歇尔(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元帅,瓦尔施塔特侯爵。他在1813年莱比锡战役和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表现出色,因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被尊称为“前进元帅”。1816年,布吕歇尔被柏林罗斯托克授予名誉市民称号。德意志名人纪念堂内建有他的胸像。[1]

早年经历

1742年12月16日,布吕歇尔生于罗斯托克附近的托伊藤温克尔(现在是罗斯托克的一个区),是家中第九个孩子。1756年,在短期求学中不甚用心的布吕歇尔违背父母的意愿,与兄长一起投奔瑞典军队,在七年战争中作为一名胡萨尔轻骑兵参与对普鲁士作战。1760年,布吕歇尔被普鲁士的贝灵胡萨尔轻骑兵团俘虏,指挥官贝灵上校是布吕歇尔的亲戚,遂说服他为普鲁士效力,担任贝灵的副官。此后布吕歇尔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于1771年由从旗手(候补骑兵军官)升至上尉

归隐田园

在战场上,布吕歇尔是一个极其勇猛的战士,杀起敌来特别地“忘我”,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特放荡的浪子,酗酒、嗜烟、好色、恋赌,举止粗鲁,胡言乱语,他的战友们和敌人们在承认他军事才能的同时,也认定他的脑子确实不正常。这号人在当时的普鲁士军队中是混不下去的。因为腓特烈大帝是个喜好文学哲学和音乐的文化人,所以他也要求他的军官们要有高素质,最起码得有点“绅士”风度,不能给他丢人,而布吕歇尔诸多“没素质”的行为注定他在“大帝”的军队中吃不开,虽然他很勇猛。由于长时间没被提升,布吕歇尔很郁闷,1773年初,由于袒护一名与1772年波兰暴动有牵连的牧师而未被考虑晋升为少校和骑兵中队长的布吕歇尔愤然提出辞职。特烈大帝用一句「Der Rittmeister von Blücher kann sich zum Teufel scheren.(冯·布吕歇尔上尉可以滚蛋了)」同意了布吕歇尔的请求。很快布吕歇尔就对此次鲁莽行动感到后悔,并在这之后多次请求重返军队,但均被腓特烈大帝拒绝。1773年6月,布吕歇尔与卡罗琳·阿玛丽·冯·梅灵结婚,在波莫瑞开始了十五年的经营田庄生活,后来有了七个孩子,还于1782年在施塔加特被选为当地共济会分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