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影摄影场

中央电影摄影场
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成立于1934年,最初位于南京市,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该机构主要负责电影制作,包括新闻纪录片、军事教育片和故事片。在中央电影摄影场培养了一批电影艺术家,如史东山蔡楚生白杨张瑞芳金山等。[1][2]

历史

中国国民党官方的电影制片机构。1934年10月在陈果夫叶楚伧创议下,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科电影股在南京市组建了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场长由电影股总干事兼任,先后为黄英(旋即病逝)、1936年张冲、1936年张北海、1937年6月罗学濂。抗日战争爆发前,曾拍摄过几十本新闻片,几本军事教育片和4部故事片。在南京期间仅拍摄过两部故事片《战士》《密电码》。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拍摄了纪录片《芦沟桥事变》。同年秋迁至芜湖,拍摄了2部纪录片和3本歌曲片。1937年11月,将电影器材运抵武汉。1938年,迁至重庆南岸玄坛庙(今南滨路)黄家巷,租赁富商黄锡滋的别墅大院作为场址,并在此运作了长达7年零9个月。借用上清寺范庄摄制影片,后建摄影厂房。编导程步高沈西苓孙瑜,演员赵丹白杨魏鹤龄金焰王人美等先后参加。拍摄了10多部新闻纪录片和3部故事影片。
1942年和1943年,分别成立了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制片厂。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汪伪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伪华北临时政府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上海的中电一、二厂和北平的中电三厂。1946年5月26日,接收了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基础,在长春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1948)。均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控制,成为实力雄厚的官方电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