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寺

山东省高唐县兴国寺
兴国寺,址在高唐县梁村镇梁村街东北。始建年代已无考。据清道光十六年《高唐州志》记载:“在州城东北三十里。正统九年重建,有浮屠十三级,塔顶今[]”。并记:“明成化十四年碑记略云,梁村寺距高唐郡治三十里,毁于元末。正统九年大觉寺僧正行殷率善士冯志公、马文理议请僧行深为化主,上肯其奏,敕名兴国。行深弟子正省,大其殿宇,宏其山门及廊庑、僧房、厨舍,靡不焕然聿新。因勒石以纪其本末云。李撰。”

基本介绍

1986年,县政府拨专款对塔基四周进行维修,南西两面,由塔基向外20米,填土夯实,又用方石砌成护坡。施工时,在距地表5米深处挖掘出明成化十四年“敕赐重建兴国寺碑记”石碑(残)。另外,清乾隆四十三年,吕真、李等重修,并有碑记。前之李为明景泰元年举人,与后之李为两人。
民国二十五年《高唐县志》则在论及兴国寺古槐时说:“考之寺及塔当系唐代旧物也”。
兴国寺早已毁没,唯塔至今犹存。历史上曾几次修缮,原塔址在兴国寺内,大殿前方偏西南方向。塔为青灰砖石砌筑,八角密檐式仿木结构,共13级,高37.5米,底座周长22.8米,占地面积32.49平方米。底层系重檐,门洞北开,下为金刚座。二至十层均单檐,下有陶质斗拱承托,四面设门。塔体自二层起由下而上逐层收分。塔顶为全葫芦状。全塔呈八面棱柱体,挺拔峻峭,高耸入云,气势非凡。从建筑形式看,属宋塔风格,当地老百姓也相传为“宋塔”。然而,因历史上多次修缮,已难看出原貌,证以历史资料并考以古槐,应为唐塔。此塔当系舍利塔或藏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