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

月经前周期性出现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曾称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指在月经前周期性出现的躯体、精神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常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而月经来潮后以上症状随即消失的综合征。该病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其确切的发生率因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尚难估计[2]
PMS的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3]。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乳房胀痛、易怒、急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一般出现于月经前1~2周,并逐渐加重,至月经前2天左右最重,月经来潮后症状可突然消失。症状周期性反复出现为该病的重要特征[2]
PMS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并强调个体化原则。临床上通常先采用心理疏导及饮食治疗,无效再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阿普唑仑、氟西汀、螺内[zhǐ]、优思明、维生素B6[2]。该病常与月经病同时出现,如不及时调治,可使月经病加重或发展成闭经、崩漏、不孕症[6]。通过积极的调节精神状态、饮食以及生活行为习惯等可起到预防该病的效果[7]

命名

经前期综合征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由于该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症状外还涉及躯体和行为,包括200种以上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1953年,格林(Greene)和达尔顿(Dalton)首先提出PMS的命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