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视差

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产生的视差
周年视差,是地球绕太阳周年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定义为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在恒星处的张角。[1]
简单来说,在测定太阳系以外天体的距离时,通常以日地距离作为基线,以这个基准线为直角边的视差就是周年视差。[2][3]
世界上第一个恒星视差测定结果是1835—1836年,俄国学者斯特鲁维观测织女星(即天琴座α)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25±0".065。[4]

定义

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地球轨道半径时,恒星对日地平均距离a所张的角(用π表示)称为恒星的周年视差(如图1)。由于恒星的周年视差通常小于1°,所以(使用弧度制)sinθ≈θ。若用角秒表示恒星的周年视差的话,那么恒星的距离r=206265a/θ。周年视差不一定好测,受当时观测条件的限制,第谷一辈子也没有观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天文单位其实是很小的距离,于是天文学家又提出了秒差距(pc)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恒星的周年视差是1″,那么它就距离1秒差距,1秒差距大约就是206265天文单位。现代天文学使用三角视差法大约可以精确的测量几百秒差距内的天体,再远就无法测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