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卡西尔

德国哲学家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是德国哲学家,“符号形式哲学”开创者,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1][2]
卡西尔提出的符号形式哲学,被视为对康德哲学的重要发展。作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核心人物,卡西尔不仅继承了康德主义的某些观点,还对其进行了时代性的拓展。他将康德的狭隘出发点——科学事实,转化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符号形式哲学,这一哲学体系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1]
卡西尔对康德的理性批判,特别是其“知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批判缺乏坚实的基础。他通过自己提出的“文化批判”理念,试图为哲学找到一个更为稳固的“根”。他的代表作《符号形式的哲学》《人论》以及《人文科学的逻辑》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理论,建立了以符号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系统的哲学理论体系,是对康德的一种超越。[1]

人物经历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年7月28日-1945年4月13日),在马尔堡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笛卡尔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分析》。此后,他在柏林大学继续深造,并完成了博士后论文。卡西尔曾是柏林威廉大学的私人讲师,并于1919年成为新成立的汉堡大学哲学教授,直到1933年因纳粹政权上台而被迫离开德国。他在牛津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在政治上,卡西尔支持自由的德国民主党(DDP)。1933年1月30日纳粹政权上台后,他于同年3月12日离开德国。当认为瑞典不再安全时,他曾试图申请哈佛大学的职位,但未能成功。卡西尔的坟墓位于新泽西州威斯特伍德的Cedar Park Beth-El Cemeteries的Congregation Habo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