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诗

瘸腿诗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瘸腿诗是妙趣横生的一种,它也叫十七字诗,句式为“五五五二”形式。瘸腿诗,亦称“无赖体”,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句半”,为一种独特诗体。其诗前三句合辙押韵,最后由两三个字、似半句话的一句收尾,读来颇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记载

据记载:瘸腿诗早在唐末五代即已出现,盛行于宋代元丰元佑年间。根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瘸腿诗由民间曲艺艺人发明。他们从历代著名诗词中摘一些词句,自己也活编一些佳句,“杂以鄙俚,曲尽要妙”。

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