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龙

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草食性恐龙
雷龙(学名:Brontosaurus)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9年命名了秀丽雷龙(Brontosaurus excelsus),brontē/βροντη在古希腊文里意为“雷声”,而sauros/σαυρος意为“蜥蜴”;但这名称在1974年正式遭到废除,由在1877年命名的迷惑龙所取代。但经证实,迷惑龙与雷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恐龙。2015年,来自葡萄牙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在4月7日的《Peer J》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梁龙科的物种级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修正》(A specimen-level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taxonomic revision of Diplodocidae(Dinosauria, Sauropoda))的论文,这篇长达298页的论文的核心就是,雷龙重新变成了有效属。 雷龙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9年命名。雷龙的头颈长且粗壮,可以一定程度的把头颈扬起,而尾巴则像鞭子一样细长。雷龙生活在侏罗纪,主要化石产地为美国,和迷惑龙的产地基本完全重合。 在1974年,雷龙的名称被废除,由早了两年命名的迷惑龙所取代。然而,根据2015年发表在《PeerJ》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雷龙和迷惑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研究者通过对雷龙和迷惑龙数百个骨骼特征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许多重大差异,足以让雷龙重新成为一个有效的属。研究报告长达300页,历时5年,作者群分析了81个蜥脚亚目恐龙标本的477种不同生理特征,证实了雷龙的存在。 雷龙是一种巨大的四足蜥脚类恐龙,具有长而细的脖子和适应食草生活的小头,粗壮而沉重的躯干,以及长而鞭状的尾巴。各个物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化石主要发现于现今的北美洲莫里森组地层,并在侏罗纪末期灭绝。成年雷龙的长度估计可达19-22米(62-72英尺),重达14-17吨(15-19短吨)。 作为典型的蜥脚类恐龙,雷龙是最为人熟知的恐龙之一,曾在电影、广告、邮票以及其他各种媒体中亮相。

主要品种

雷龙属于梁龙科,梁龙科是群体型巨大的四足动物,具有极长的颈部与尾巴,包含:梁龙、重龙超龙。雷龙属于迷惑龙亚科,该亚科包含迷惑龙及其近亲。 
雷龙
秀丽雷龙(B. excelsus):最初的雷龙,由马什在1879年所命名。化石为6个部份骨骸,包含一个部份头颅骨,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奥克拉荷马州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曾被认为是迷惑龙,现已独立,并成为雷龙属模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