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鹪鹩

扇尾亚纲雀形目的动物
[jiāo][liáo]学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是一种小型鸣禽,原产于北美的冬鹪鹩,传入旧大陆后简称鹪鹩。有44个亚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成鸟体长9 -10厘米,翼展13-17 厘米,体重8-13克。通体褐或棕褐色,具众多的黑褐色细横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5枚初级飞羽外[xiá]具10-11条棕黄白色横斑,极为明显。尾较短而狭,栖止时尾常常高高举起,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叫声多变悦耳;鸣唱时呈仰首翘尾之姿,鸣声清脆响亮。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zhí]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在森林下部活动,以苔藓,昆虫为食。迁徙。巢一般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灌木丛和突出的岩石上。每窝下5至7枚白色卵,约12天孵化。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枕部及后颈棕褐色;由鼻孔至眼后具一条乳黄白色细的眉纹;眼先、耳羽及颊部羽色较淡,杂有黄褐色点斑和条纹。背、肩及整个上体为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褐色较重,各羽均具黑褐色横斑,腰羽靠近端部尚具白色点斑,部分个体还具白色羽干纹。颏、喉部污白,具浅棕色羽缘。前颈、胸部棕灰,具黑褐色细横斑。腹部和两胁浓棕,具宽的稀疏黑褐与棕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此横斑的粗细与深浅有个体变异:尾下覆羽红棕色,具黑褐及棕色横斑和明显的白色端斑。腋羽污白染有浅棕色。翅上覆羽与上体同色,具黑褐色横斑;小覆羽、中覆羽有明显的白色端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1-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条棕黄白色横斑与黑褐色横斑相间排列,第3、4、5枚初级飞羽等长,形成翼尖;次级飞羽外翈棕褐色,具宽大的黑褐色横斑;三级飞羽内外翈棕褐色,均具黑褐色横斑。尾棕褐色与尾上覆羽同色,除外侧两枚稍短,其余尾羽几等长,大多数标本尾羽具9-10条黑褐色细横斑,排列比较整齐。成鸟夏羽与冬羽变化甚少,仅下体羽色较淡,腹部的棕白色横斑几变为白色。
冬鹪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