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台

晚清时期官员
张凤台(1851—1925),字鸣岐,河南安阳崇义村人。[1]生于清咸丰7年(1851年)。光绪11年(1885年)考中举人,光绪21年,登进士第,光绪33年5月,荣调东北[zhuó]升长春府知府,光绪34年4月赴长白塔甸(今长白镇),旋任长白设治公所设治委员(知府衔)。

个人简介

莅位之初,面临“外患”、“内忧”、“财困”、“粮艰”、“业敝”等困难,当即接见耆老民众,化导人民,集思广益,详加谧考,依据勘查实考所得各具体条陈,提出“占江权、驻工兵、厘韩籍、捷交通、崇府体、励边吏、辟荒徼、通银币、储饷需、扩学警”等《筹边十策》方略。待《筹边十策》批准拔款后,又审时度势,按筹边原则,分别缓急,徐图进取,冀收实效。

人物故事

光绪三十四年春,选长白山之阳“塔甸”为治所,招募工匠建衙署30余间,并变通晚清三班、三房旧制,增设行政、司法科及六股,于宣统元年(1909年)1月署理分务。时年,张凤台提出“捷交通”上策。11月招募工兵修筑长白临江县460华里“龙华岗驮道”,宣统元年七月竣工。宣统元年四月开投二等邮局,与内地通邮。光绪三十四年冬,造大小江槽6只,5个月报竣,宣统元年春,通航安东(今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