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芽

植物的叶与柄连接处冒出的芽
腋芽是侧芽的一种,特指从叶腋所生出的定芽。

基本介绍

腋芽常见于种子植物的普通叶中,不长腋生侧芽的叶是少见的,但是鳞叶、花叶或多数蕨类的叶一般不分化出腋芽。
从茎尖生长点出现新的叶原基后,不久其幼叶原基的腋芽原基即行分化,而且普通都是稍发育后才休眠。通常每一叶腋间形成一个腋芽,但有的种类也可产生二个以上的腋芽。主轴上腋芽的排列,原则上与该植物的叶序一致,但在树木中因为茎的次生生长不呈现同心圆,所以这种排列多数少显偏斜。
腋芽是在枝的侧面叶腋内的芽,也称侧芽。通常多年生落叶植物在叶落后,枝上的腋芽非常显著,接近枝基部的腋芽往往较小,在一个叶腋内,通常只有一个腋芽,如杨、柳、苹果等。但有些植物如金银花、桃、桑、棉等的部分或全部叶腋内,腋芽不止一个,其中后生的腋芽称为副芽。有的腋芽生长位置较低,被覆盖在叶柄基部内,直到叶落后,芽才显露出来,称为叶柄下芽,如悬铃木(法国梧桐)、刺槐等的腋芽,有叶柄下芽的叶柄,基部往往膨大。农业上,为提高产量,既要避免植株长的太高,又要避免腋芽生长。常常在摘去顶芽后在打顶处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