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入侵者式攻击机

喷气式双座双发舰载攻击机
A-6入侵者式攻击机(又名:美国A-6攻击机)是美国于1956年开始研制的重型亚音速舰载攻击机。在朝鲜战争期间,美海军感到迫切需要一种全天候重型舰载攻击机,以之前已经装备的舰载攻击机相比,此种攻击机必须装备更为先进而全面的航电武器系统,从而获得可靠的全天候低空突防能力,可携带较大的有效载荷并准确的向目标进行投送。1957年5月美海军正式招标,1957年12月底,在八大飞机厂商提出的11种建议中,美军选定了格鲁曼公司的提案。1959年3月和1960年3月分别签订制造原型机的合同,两批各制造4架。1960年4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1963年1月生产型开始服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在朝鲜战争期间,美海军感到迫切需要一种全天候舰载攻击机,以之前已经装备的舰载攻击机相比,此种攻击机必须装备更为先进而全面的航电系统、武器系统,从而获得可靠的全天候低空突防能力,可携带较大的有效载荷并准确的向目标进行投送。
A-6攻击机的发展契机始于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进行各战役检讨研究之后,发现每逢冬季的来临,联军的伤亡必定相对增加,由于朝鲜半岛寒带恶劣气候因素影响,美国机群全数处于无法升空的停飞状态,缺乏空中支持的联军地面部队,因此屡遭中国人民志愿军围袭。美海军当局基于“冬季攻势”的惨痛实战经验,自1955年起向国内各著名飞机机构,征求以全天候及低空攻击为先决条件且必须拥有完善的航电设备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的舰上攻击机设计。同时,美海军陆战队也需要一种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易维护、能从前线野战机场短距起降的攻击机。双方一拍即合。1956年,综合海军陆战队的要求后,美海军提出了全天候战术攻击机的具体指标。指标要求全天候作战能力强、能低空突防、航程远、能执行核攻击任务和常规任务。为充分发挥作战能力,乘员2人。此外,指标还要求新飞机应用弹射座椅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在动力方面考虑涡喷和涡桨发动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