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

意大利画家、教师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年7月20日—1964年6月18日),意大利画家、教师,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是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1][2][3]
乔治·莫兰迪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最初在父亲所在的贸易公司工作,1907年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预科班学习。[1]1910年开始主修人物画,[4]1912年,莫兰迪开始自学蚀刻版画[5][6][7]1913年从学校毕业。[4][1][8]1914年至1929年,莫兰迪在博洛尼亚担任小学绘画老师,其间曾于1915年短期参军,但因病痛和抑郁入院治疗后退伍回到家乡。[1][8]在此期间,莫兰迪曾短暂涉足形而上学绘画,并于1928年完成其著名画作《静物》。[1][8][6][9]1927年和1928年,莫兰迪的蚀刻版画佛罗伦萨的“国际现代版画”及“威尼斯双年展”中获奖。[10]
1930年,莫兰迪作为版画教师开始在博洛尼亚学院任教,1935年他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室画画,《芳达扎的庭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1][9]1939年,莫兰迪在罗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展出作品共计66件。[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兰迪几乎都居住在格里扎纳,使得他的风景画数量有所增加。[1][9]1953年,莫兰迪荣获“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版画最高奖。[10]1956年6月底,莫兰迪从博洛尼亚学院退休。次年,莫兰迪举办作品回顾展,并获得圣保罗造型艺术奖。[9][1]从1960年开始,莫兰迪在格里扎纳过着乡间隐居生活。1962年,德国城市锡根(Siegen)授予莫兰迪“鲁本斯奖”。1964年6月18日,莫兰迪在芳达扎的家里因肺癌去世,后葬于家乡博洛尼亚[1][6]
莫兰迪早期推崇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并模仿、创作过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作品。[3]在接触形而上学绘画期间,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后他越来越注重色调以及物体表面的渐变描绘,这也成为他后来绘画的主要方向,而他喜欢使用的灰色调色彩也被称为“莫兰迪色”。[3][11][12]莫兰迪专注于景物和风景,追求构图的平衡,笔下的画面简洁到近乎抽象,这种对纯粹画面感的追求也让他成为极简主义的先行者。[13][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