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鸟

南海诸岛数量最多的鸟类
鲣鸟,是种热带海鸟,与塘鹅(gannet)有亲缘关系。其身体大小与大海鸥相当,嘴又长又尖,尾部成楔形,腿和脚的颜色鲜艳。此鸟两翼较长,体长约0.7米,体重一公斤左右,两足趾间有蹼,善游泳,善于捕捉小鱼和昆虫,仅在夜间及孵卵期间停留在海岛上。鲣鸟的食物是鱼和鱿鱼,为了捕食这些食物,它通常要从高处俯冲下去。鲣鸟属于大型海鸟,是南海诸岛数量最多的鸟类,也是南海诸岛产鸟粪最多的主要鸟类。它们早出晚归,非常勤劳。渔民也常跟着它们追捕鱼群,亲切地称鲣鸟为导航鸟。白腹(红脚)鲣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简介

沿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chú]胃内食物哺喂雏鸟
字面意思:吃鱼坚硬的鸟。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