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

中国古代郡名
陈郡,又称陈国、楚郡、淮阳国、淮阳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名。其核心地区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带。陈郡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当时它是淮南国的附庸。公元88年,淮南国更名为陈国,并赐予刘羡(后来的陈敬王)。刘羡的后裔在公元197年左右失去陈国的控制,最后一位陈国王子于公元79年被杀。陈郡共辖9县,包括陈县、阳夏县、宁平县、苦县[zhè]县、新平县、扶乐县、武平县长平县。当时,陈郡的人口为1,547,572人,共有112,653个家庭。在曹魏时期,陈郡被短暂并入梁国,后又恢复独立。当时,陈郡以谢氏家族为盛,如谢安谢玄等。在北魏时期,陈郡共辖4个县,包括项县长平县西华县襄邑县,人口为7,669人,共有3,024户。陈郡在公元583年被废除。

历史沿革

秦始置 陈郡
汉初,属韩信楚国,后除为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惠帝吕后文帝时屡 除为郡。景帝三年(前154年)淮阳国除为淮阳郡。宣帝元康三年复置淮阳国。治陈县(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属 [yǎn]州刺史部。成帝元延末年(约前8年)领九县:陈县、苦县(今鹿邑县一带)、阳夏县(今太康县一带)、宁平县(今郸城县一带)、扶沟县固始县圉县(今杞县[]镇)、新平县、县(今柘城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阳太康鹿邑西华柘城一带。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35544户,981423人,王莽改淮阳为新平。
陈郡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