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璋

同治年间翰林院编修
何如璋(1838年-1891年)字子峨,广东潮州府大埔县(今梅州市大埔县)湖[liáo]双坑村人,我国早期杰出的外交家,中日两国正式邦交的开创者,为第一任驻日公使。以何如璋为首的使团此后驻日四年有余,他们悉心查访日本的民情政俗,深入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力倡容纳西方科学思想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改变封建专制,渴求强国之道。他们笃邦交,争国权,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谊所绘写的多彩篇章,直至百年后的今天仍被世人称道,1888年秋,何如璋戍期届满,释回故里。随后,何如璋应两广总督张之洞延聘,出任潮州韩山书院山长,为近代潮汕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1月,何如璋故居被列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个人履历

何如璋(1838—1891),字子峨,广东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人。聪明好学,少年时因家境不好,辍学放牛,一边牧牛,一边读书。后随姑父大埔县名宿陈芙初学,学业得以大进。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人同治四年(1865)任五品衔知县。3年后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授职编修光绪二年(1876)出使日本,是中国第一任驻日公使。驻日期间,他为国家争公理,抗强权,按条约在日本增设了横滨神户长崎三处领事馆,完成了艰巨的外交使命,不负国人期望,被誉为“不辱使命的何如璋”。光绪八年六月,任满回国后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九年九月,任詹事少詹事,后受命任福建船政大臣,主管马尾造船厂,兼办前后学堂。
在马尾造船厂期间,法国军舰入侵马江,如璋迭奏清廷,建议“集中兵力”、“先发制人”,无奈朝廷一味求和,致遭法舰突然袭击,清军战败,马江船厂被毁坏。慈禧与清廷统治者,为掩盖其不抵抗政策而遭到惨败的责任,拟问罪于会办张佩纶和船政大臣何如璋,曾派左宗棠以钦差身份“饬查马江失事一案被参[fèn]事各员”。左宗棠经过认真调查之后,给清廷的奏折云:何如璋无统兵守土之责,“既经革职,可否邀恩免议?”清廷统治者却置之不顾,结果还是把何如璋与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一起,贬戍张家口军台,达3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