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新华

邝新华
[kuàng]新华(1850--?),原名邝殿卿,字敬偕,广东省开平县水口镇人,清末粤剧著名演员,编剧家。演武戏见长,同治光绪年间,名重一时。他出生于粤剧艺术家庭,父亲邝明,是在班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

人物故事

邝新华童年开始,就过着苦难的生活。1868年,广州将军瑞麟为其母亲贺寿,命令各个戏班进府助庆,邝新华趁机请求瑞麟奏请朝廷,准许复兴粤剧,瑞麟为了安慰母亲,默许了他的要求。他参加了蓝桂叔和华保叔在广州十三行洋商伍紫垣在河南(今海珠区)溪峡的花园创办的粤剧科班“庆上元”童子班,表现突出。出师后,邝新华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上是粤剧的领袖,在艺术上也是革新的先驱。他与独脚英、林之等人,通过海外筹款,在广州黄沙重建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并被推为会首,为粤剧争得了恢复和生存发展的权利。粤剧艺人队伍迅速恢复和壮大,戏班业务日益兴旺,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使粤剧劫后逢春,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兴盛局面,被誉为“粤剧中兴”。

个人成就

邝新华对粤剧事业贡献巨大,威望崇高,被行内尊称为“华公”,在八和会馆内悬挂着他的肖像,甚至为他立一“长生牌”以志其不灭之功。他与勾鼻章题赠扁额:“有志竟成”,现存放于广州市恩宁路“八和会馆”内。八和馆的建成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故建馆后上演的第一个戏《六国大封相》体现的就是这个宗旨。邝新华提议制作的帅旗式样上场,旗上写着“饮水思源,切勿忘本”,忠告全行艺人必须时刻团结一致,共同保持粤剧永不衰败。瑞麟将军去世后,八和会馆的活动引起广东官府的猜疑,曾把邝新华收监,但因有不少义士声援,官府无奈,只好把他释放。他被同行尊奉为泰山北斗,对粤剧事业的贡献在粤剧史上应为他书上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