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障

速度接近音速时的声波屏障
音障,又称为声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航空术语。飞行器在速度达到音速左右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使飞行器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1][2][3]

现象形成

音障,又称为声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如果飞行器以低于音速的速度飞行时,由它所引起的空气分子的振动,也就是声音以一个分子推动下一个分子的方式,以音速向四面八方形成层层波动传播。当飞机到来时,飞机前方的空气分子已处于运动状态,飞机就很容易从其中穿过。但如果飞机的飞行速度和声音的速度一样的话,那么位于飞机前方的空气分子都处于静止状态。飞机到来时,这些空气分子被迫移动,可这些分子前方的分子同样也是静止的,于是飞机前方的空气就被一层又一层地压缩到一起,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这使速度就再也提不上去。此处空气密度增大,压力也大,温度也增高,在航空术语中称其为激波。激波的形成是超音速飞行的典型特征。激波会增加空气对飞行器的阻力,使飞行器产生强烈的振荡,速度衰减。这种因为音速造成飞行障碍被俗称为音障。[1][2][4]

现象发现

音障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航空术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机的设计已经相当成熟,虽然还沿用直机翼,当时单台发动机的动力已超过一千马力(1马力=735.499瓦),飞机的平飞速度已达声速的一半;俯冲时,可以超过声速的0.7倍。但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还要把速度再提高,可是当飞机速度提高到800KM/小时的速度时,发现飞机有自发栽头和尾翼强烈抖振现象,难以驾驶,使整个飞机有破碎的危险。自发栽头是由于翼面附近出现相当大的超声速区,翼面上吸力区(气压低于大气压的区域,也称负压区)大大地向后扩展,压力中心显著后移,从而产生很大的低头力矩造成的。翼面上的局部超声速区是以激波为后界的,而激波又引起翼面上的边界层分离;分离流很不稳定,打到尾翼处就会引起尾翼抖振。也就是当飞机速度超过接近音速,空气会产生一种“压缩效应”,这种效应会使机头前部的空气被压缩成密度很高的“空气墙”,是飞机难以逾越,这就是所谓的“音障”。随着飞机外形设计的不断改进(如改用展弦比较小和翼剖面更薄的后掠机翼),推力更大的喷气发动机的制成,音障也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