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中国古代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是中国古代的一则成语典故,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前往诸葛亮所住草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1]
该故事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文中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记录。[1]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对“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以及“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对于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2]后世话本杂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对三顾茅庐进行了扩写。到了明代,《三国演义》中有“司马徽再荐名士,刘备三顾草庐”一回。[3]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被赋予了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的含义。[4]“三顾茅庐”也作“三顾草庐”“草庐三顾”“茅庐三顾”。[5]

典故出处

三顾茅庐一词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对三顾茅庐也有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