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

中西贯通清代医学家
唐宗海(约1862-1918),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晚清进士,著名医学家。他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进士,授礼部主事[1][2]
唐容川年轻时家中清贫,因父亲身体多病,唐容川自学医书为父调治。1873 年,其父突然吐血,随后又转为下血,多方治疗没有效果。在父亲去世后,丧父之痛促使唐容川遍阅方书,专攻血证。他潜心研读《内经》以及张仲景的医书,终于有所精进。1879年,妻子冯氏也患上了血疾,唐容川亲手将其治愈,因此名声逐渐传播开来。1884年,唐容川将其悟出的血证精义一一道明,著成《血证论》一书,他提出血证的基本原则,以及止血、消[]、宁血、补虚的基本步骤,成为了后世治疗血证的重要依据。之后,唐容川游学去到上海,又中举调到北京,期间著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药易通说》等。此外,其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本草问答》(上五书总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及《医学一见能》 等[2][3][4]
唐容川在血证研究、气化学说、脾阴学说等方面的发展均作出了贡献。他主张“参酌乎中外”,以西医学理论解读中医学,但也存在部分牵强附会的解释。他还提出“中西汇通”的观点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在西医中取长补短,发展中医[2][3][4]

人物简介

唐容川(1846-1897),清代医学家,即唐宗海。经方家也同时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治学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故能于西洋医学日渐盛行于我国之际,成为中西医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84),于血证的论治有独到之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