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是以色列为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黎巴嫩发动的侵略战争。于1982年6月6日爆发,9月29日以色列军队撤离停火。[1][3]
1948年起至1973年,中东地区先后经历了四次战争。第四次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部领土。巴勒斯坦难民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涌入黎巴嫩,使之成为巴解组织袭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决定发动军事行动,解决黎巴嫩的巴解组织。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的大使受到巴勒斯坦人枪击而重伤。以色列以此为借口,向黎巴嫩发动了大规模入侵,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1][4]
6月6日到6月14日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以色列军队分三路进攻黎巴嫩境内,同时对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到6月14日,以色列军队包围了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6月14日到8月12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围攻贝鲁特西区,逼迫巴解组织于8月12日撤出贝鲁特西区。随后以色列军和叙利亚军也在联合国派遣的多国部队监护下撤出。9月14日,以色列扶植的黎巴嫩新总统遇刺,以色列军队重新攻占贝鲁特,在其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武装对贝鲁特的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屠杀,造成2300多名民众死亡。这一行为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谴责,9月29日,以军撤离,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第五次中东战争实现停火。[1][5]
第五次中东战争,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以色列军队伤亡2000余人。[2]以色列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内也爆发了反对战争的和平运动。巴解组织的实力则大为减弱,不得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导致黎巴嫩政局继续动荡不定,阿以关系进一步恶化。[1][6][7]

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