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沙蜥

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又称普氏蛤蟆头蜥、沙漠沙蜥或斯坦达赫纳蛤蟆头蜥,属于鬣蜥科、沙蜥属的爬行动物。以俄罗斯帝国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尼古拉·普热瓦尔斯基的名字命名。背鳞和腹鳞有强棱,无腋斑。须、胸、腹部常有黑点所成的斑块。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营穴居生活,食物主要是各类小昆虫。属于卵胎生动物。[1][2]

形态特征

荒漠沙蜥成体较大,头体长42-60毫米,尾长50-84毫米。头呈心脏形,长度略小于头宽。吻端尖,眼前部斜下。鼻鳞2-3(4)枚,上、下鼻鳞半圆形而大,外侧鼻鳞小。鼻孔位于吻的前侧方,鼻间鳞(2)3-4枚,头部背面的鳞片略隆起,前额和枕部的鳞片最大,眶上鳞最小。鼻鳞和眼前部之间有颊鳞3(4)枚。上睫鳞平扁,9-10枚,前部的鳞片重叠排列。中间数枚上睑缘鳞的游离缘平齐,下睑缘鳞的游离缘呈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唇鳞14-17枚。下唇鳞13-15(16)枚。鼓膜部略为下陷,覆有细鳞。[niè]鳞在眼后部较大。颏鳞的高和宽度相等,大于下唇鳞的2倍左右。须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37)44-54枚。颈部狭窄,有明显的颈褶和体侧褶。颈和背部有棱鳞,尤以脊鳞的棱脊更强。体侧鳞小,突出呈小刺状。胸鳞的棱脊强,往腹部则渐次转弱而终于消失。颊部有时有棱鳞。四肢健壮,均被棱鳞,前肢贴体前伸时指端全部超越吻端,指长顺序4-3-2-5-1,爪尖长。后肢贴体前伸仅第四趾的两侧和第三趾外侧栉缘发达,趾长顺序4-3-2-1-5,爪甚长。尾的背、腹面全部棱鳞,通常尾基腹面的棱鳞少而微弱。成年个体的鼻端到肛门长度(SVL)约为61毫米(2.4英寸),平均重量为7.2克。身体呈沙色或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和身体上有稀疏的黑色斑点或小斑点,一些个体头顶上的斑点更密集,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条纹,这种图案在成年雄性个体中更为明显。
荒漠沙蜥背面褐色,背脊中央自颈到后肢常有一浅色窄纹,两侧有4-5列黑色横斑,其间杂有细纹及白色圆点。眼间有2对半月形黑色横纹,老年个体的背斑常在背脊部及腰侧各成一条宽阔的波状黑带。颖部至颈侧有一黑色斜纹。无腋斑。四肢背面饰有黑色横纹。雄蜥于颊、胸、腹部常有大形黑斑,雌蜥除颊下有少量黑点外,腹面全为黄白色。尾背前部有3列纵斑,往后渐成大而对称的一对黑斑。腹面有2-3个黑色半环,尾梢黑色。幼蜥腹面黄白色,无黑点或斑块。尾的腹面橘红色,与黑环交错相间,尾梢腹面黑色。
荒漠沙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