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行

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
张乐行(1810年-1863年),出生于涡阳县西北六公里的张老家村,是捻军起义的重要领袖。他在咸丰二年(1852年)起兵抗清,并在同治二年(1863年)殉难。张乐行的起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动摇,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
张乐行自幼接受私塾教育,文墨精通,曾经营糟坊和粮行,也涉足私盐贩卖。他性格豪爽,乐于助人,被时人称为“仁义光棍”。1852年,张乐行被推为淮北地区18股捻军的首领,次年虽一度受清廷招抚,但不久后再次聚众起义。1856年,捻军在雉河集会盟时,张乐行被推为盟主,自称大汉命王,并确立了捻军的五旗军制。他率军南下,攻克了怀远、霍邱等地,并与太平军联合,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1]
张乐行在军事上曾被授予多个太平天国的封号,包括征主将、鼎天福、成天义、沃王等。他在六安诱杀了不听指挥的蓝旗旗主刘永敬及其侄刘天台。1858年,张乐行撤离六安,占领了怀远、临淮凤阳五河等地,并在三河战役中与太平军合作取得胜利。1860年,他袭占六安,协助太平军保卫安庆。1862年围攻颖州失败后,张乐行回到雉河集。在得知陈玉成被擒的消息后,他率军救援未果,随后与苏天福合军进军宿州,但遭到清军阻击。1863年,张乐行在张村铺与清军决战,全军覆没,仅带领十余骑逃脱。最终,在西阳集被叛将李家英出卖,与儿子张和义子王婉宿州知州英翰一同被捕并被杀害。[1]

人物生平

年少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