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科学论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力思想指引。[1]“金山银山”本质上指的是矿山、油田、煤田等,是采掘、开发矿产资源的场地。“绿水青山”是指美好的山河、良好的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适宜的环境。[2]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安吉余村靠着开山采石成为远近闻名的“首富村”,但同时,生态环境却恶化了。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3][4]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2006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2015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了中央文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6]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5]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

理念发展

提出科学论断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