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体育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体育场(Central Stadium),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大栅门,今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体育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体育运动场,也是是20世纪30年代初最大的工程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央体育场建筑群包括十片场地及场馆:田径场(场内含第一足球场)、国术场、篮球场、游泳池、棒球场、射箭弹丸场、第二足球场、跑马道、排球场和网球场,总共可容纳6万名观众。[1][2]
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后,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规模的中央体育场,作为以后召开全国运动大会的基地。同年4月,筹委会拟建造一座体育场,以中山陵园界内、灵谷寺南部80公顷土地为全运会体育场场址。项目当时由基泰工程司负责设计,规划布局按照现代体育运动功能进行设计,单体建筑则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全部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采用中国传统纹样装饰,进出口主看台都采用中国式牌楼建筑风格。中央体育场于1930年12月完成设计,历时仅3个月。1931年1月奠基,同年8月竣工,施工历时仅7个月。1933年,顺利承办第五届全国运动会。[1][2]
1992年,中央体育场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游泳池被拆除,后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游泳馆。2003年,篮球场被拆除,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网球馆。棒球场长时间被民居区占据,直到2007年才被发现其仅存的两座牌坊。排球场、网球场已消失。只有田径场和国术场保存比较完好。2006年,南京中央体育场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中央体育场田径场现为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场。[1] 

建设背景

1949年之前,中国共举行过七届全国运动会。1930年,自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召开之后,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规模的中央体育场,作为以后召开全国运动大会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