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奕

唐朝初期学者
傅奕(555年-639年),相州邺(一说今河南安阳[2],一说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3])人,隋唐时期自然科学家、无神论者。在当官之前曾做过道士,深通天文、历数,亦是一位激烈的排佛论者。[6][1]
隋开皇年间,傅奕以仪曹的身份为汉王杨谅办事。唐高祖李渊称帝后,拜傅奕为太史丞、太史令。在其上任后,他主张革新,变更隋制,武德三年(620年)创制刻漏新法并被颁行。武德七年(624年),他上书请求废黜佛教,李渊召集百官评议,傅奕也参加了这次由朝廷主持的关于佛教的大辩论。唐高祖本已决定听从傅奕的进言,因为玄武门之变发生而作罢。贞观十三年(639年),傅奕去世,终年八十五岁。[3][4][7]
傅奕著有《老子注》《老子音义》等作品,并收集魏晋以来反佛教的人物编成《高识传》。他推崇儒道、反对佛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他从佛教违背中华的伦理佛教、破坏中央集权、制造祸乱、与中华民风相悖等角度对佛教进行批判。[8]傅奕在唐初佛教盛行之时最先向佛教展开斗争,有着进步的社会意义,他的反佛思想也为后来许多反佛教的思想家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6][9]

人物生平

隋事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