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中国以从事新闻和出版业为主的企业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华书局 英文:Zhonghua Book Co., Ltd.)是一家以从事新闻和出版业为主的企业,[1]公司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现任执行董事为肖启明[a][1]
1912年1月1日,陆费逵在上海创建中华书局,在陆费逵主持下,中华书局教科书成为清王朝覆灭后第一套适合共和政体的教科书。[2]1917年上半年,中华书局营业额超过100万元。[3],1917年2月,中华书局由于资金困难部分杂志停刊。1918年7月,在常州巨商吴镜渊的帮助下走出困境。[3]1950年9月,确定中华书局以出版医药卫生及农业书为主要专业方向。但一年后,又改以外文、苏联介绍及农业为专业方向,1952年1月1日,编辑所移设北京。[3]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部从上海迁到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4]从1958年开始,中华书局终于有了明确的定位,[3]国家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把中华书局作为小组的办事机构,[2]“文革”后,各个地方人民出版社里相关文史编辑室分出来成立了十余家古籍出版社,这时中华书局已成为他们的旗帜。[2]1979年8月,国家出版局宣布中华书局恢复原有建制。[5]1998年7月8日,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2003年的“弘扬传统 重塑品牌——中华书局与学界共商重印书规划座谈会”上, “守正出新”成为了中华书局新时期的出版理念。[5]2004年,书局成立了大众读物编辑室,[4]2006年,中华书局启动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5]2014年,中华书局自主研发的大型古籍数字出版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5]2017年,《复兴文库》编纂的前期工作开始进行。[6]2022年4月,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发布了“殷墟甲骨文数据库”。[7]2022年9月至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复兴文库》参与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6]2024年4月18日,出版的《复兴文库》捐赠仪式在陆费逵的家乡的桐乡市图书馆举行。[8]
截至2022年,中华书局创设的籍合网拥有22万注册用户,30多个大型古籍数据库拥有40亿字的海量内容,服务海内外140多家机构。[9]2023年上半年,中华书局的净利润为4827.8亿元,利润率达到25.48%。[10]
中华书局在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11]在2007年、2009年、2011年、2015年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文明单位”。[12]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