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库茨克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首府
伊尔库茨克(英语:Irkutsk,俄语:Иркутске)是俄罗斯联邦伊尔库茨克州行政中心,也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1][6][3]该城拥有61.72万常住人口(截至2022年),占地面积达305平方千米,可分为列宁斯基区、奥克佳布莱斯基区、普拉沃别列日尼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区四个区。[4][7]
伊尔库茨克地处东经104°21′和北纬52°16′,位于贝加尔湖以以西66公里伊尔库特河汇入安加拉河河口处,属明显大陆性气候[5][4][1][11][12]该市大部为山地,北、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的一部分,西南为东萨彦岭,东为贝加尔湖沿岸山脉和斯塔诺夫高原。伊尔库茨克拥有丰富的煤、铁、有色金属、森林、水力资源。[12]伊尔库茨克的主要产业有能源、机械制造、食品、木材加工等。[4]伊尔库茨克始建于1661年,后于1686年称市。[6]1689年,《涅尔钦斯克条约》的通过缓解俄中关系,俄罗斯前往中国的贸易商队开始经过伊尔库茨克。1762年,国家对毛皮出口的垄断被废除后,伊尔库茨克商人开启“黄金时代”。[11]1822年,伊尔库茨克成为东部西伯利亚的首府,当时俄国与中国、蒙古的贸易都以此地为转运站[1]1840年,伊尔库茨克因附近发现巨型金矿而迅速发展。[1]1863年波兰大暴动后,不少知识分子被流放至伊尔库茨克,当地的学术文化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1][9]1879年,伊尔库茨克发生大火,全市几乎被完全烧毁。[1]20世纪,俄罗斯政府再次将伊尔库茨克及周边地区用作囚犯的场所。[9]20世纪50至60年代,伊尔库茨克迅速发展为工业城市,后因工业污染苏联解体影响经济运转。之后,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在伊尔库茨克建立。[9]
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重要旅游城市,拥有大约1300处历史建筑文明遗产,主要景点包括贝加尔湖、兹纳缅斯基修道院、奥别利斯克、十二月党人纪念馆等。[12][11][13][10]此外,伊尔库茨克历史城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暂定名录。[14][15]

名称

伊尔库茨克的名称来源自伊尔库特河,因位于安加拉河与伊尔库特河的交汇处而得名。[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