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

新西兰的城镇
泰晤士(英语:Thames;毛利语:Pārāwai)是新西兰北岛科罗曼德尔半岛西南端的一个小镇,位于泰晤士湾(Firth of Thames)附近,靠近怀霍河(Waihou River)的入海口。这个历史悠久的城镇曾是19世纪风光一时的淘金重镇,一度被提议作为新西兰的首都。泰晤士镇是通往科罗曼德尔半岛的门户,现在是该地区的主要中心,以其丰富的历史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泰晤士最初由奥克兰省议会控制,后来成立了泰晤士市政委员会,并在1873年11月公告成立泰晤士自治市。1975年,泰晤士自治市与科罗曼德尔县合并,形成了泰晤士-科罗曼德尔区。

历史沿革

泰晤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当时这个地区由Ngāti Maru和其他Marutūāhu集体的成员居住。
19世纪60年代初,黄金和伐木的诱惑使得城市快速发展,泰晤士在全盛时期人口约有18,000人,旅馆、酒吧林立。然而,随着金矿开采[dài]尽,泰晤士也逐渐衰落。尽管不复当年盛况,但泰晤士历史博物馆和矿物博物馆仍然保留了这段历史的痕迹。
泰晤士由两个历史城镇,格雷厄姆斯敦(Grahamstown)和肖特兰(Shortland)合并而成。这个城镇最初是在淘金热期间建立的,1867年8月10日,威廉·亨特(William Hunt)在泰晤士北端的库拉努伊溪(Kuranui Stream)首次发现了大量金矿。1868年至1871年是该镇的黄金时期,金矿产量在顶峰时达到了一百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