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海阳县是古代广东潮州府的一个县,属于宋元潮州三阳和明清潮州四阳之一。海阳县在明清时期归属潮州府,潮州府下辖九县邑,其中包括从宋元潮州三阳析置的海阳、揭阳潮阳三个县。海阳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海阳国境,国名就是海阳国,又名南瓯国、正南瓯、瓯邓。除了海阳县,潮州府下辖的其他县邑也有〖阳〗之称,如惠来县别称葵阳饶平县别称饶阳澄海县别称莲阳、普宁县别称洪阳大埔县别称茶阳丰顺县则是潮州府最晚建立的县,因此得名〖新阳〗。海阳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潮汕地区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之间。

潮安县

发源地

历史上使用“海阳县”名时间最长的是南越国(今广东)海阳县,从西汉初有设至民国元年(1912)废止,前后1600年。西汉初,南越国(前203-前111)在秦揭阳戍(汉初南海国)境内分置揭阳县、海阳县,这一时期揭、海两县并立,是海阳建县之始。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灭南越国时置揭阳县(治所在今丰顺),荒置南越国所设立的海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撤销揭阳县,设立海阳县,隶东官郡,县治在今潮州。此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海阳县数度分置。民国元年(1912),海阳县更名为潮安县(今潮州市潮安区)。
海阳县名,西汉初有之,自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始常设,至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废止(因与山东海阳县同名),历近一千六百年,故失海阳之名实为潮州(潮安)之痛也!海阳岭东首邑,在民国之前将近二千年的时间里,一直为州、府、郡治所在地,是广东东部(包括今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