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

肇基于江西省德安县的家族
义门陈氏(又称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发祥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1]
义门陈氏,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创立于唐朝开元年间,肇基始祖为陈旺。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唐僖宗李儇亲题“义门陈氏”四字。[3]北宋时期,义门陈氏家族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最多时达3900余人。[4]北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共分291庄,家众散处全国各地。[5]义门陈氏家族分家后,人口分流至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16个省125个县市。[2]曾经的义门陈方圆二十多公里的区域里,建有旌表台、百柱堂、御书楼、议事厅接官厅等建筑,后来义门陈遗址毁于明初战乱。2006年开始,“议事厅”“三道门”等文化遗址恢复工作逐步展开,“义门陈文化历史展览馆”“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义门陈先祖陵园”及配套景观工程也先后建成。2008年,“德安义门陈”成功申报列入第二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2018年10月28日,首届义门陈文化旅游节在义门陈祖居地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举办。来自港澳台、东南亚、大陆各地义门陈氏200余庄后裔代表3900余人参加活动。[7]截至2021年10月29日,义门陈氏人口总数接近2000万人,其中居住在中国以外的义门陈后裔共有300多万人。[8]
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家族成员之间财产共享,共同生活。同时,家族既重视农业生产,又注重文化教育。义门陈氏还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吸引了不少江南名士前来读书,书院所收藏的书帖,号称天下第一。[5]与义门陈氏有关的历史故事有《百犬同槽》《击鼓传餐》《子不识母》《公婆大丘》等。[9]义门陈氏的“家法三十三条”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为后世家族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5]2021年6月,义门陈家训传统被正式列入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

历史沿革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