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

大量液化和气体货物运输和供应的船舶
油轮是油船的俗称,是指运输原油、成品油等石油产品或其他油类产品的远洋自航式船舶,是世界航运市场传统的三大货船之一。[1]根据类型,油轮可分为成品油船、原油油船、油罐船、化学品船;根据船体类型,油船又可分为大家熟悉的巴拿马型油船、阿芙拉型油船、苏伊士型油船、超大型油船和ULCC。[3]
1878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佐罗斯特”( Zoroaster)号,长56米,其直接将油料装在货舱内,标志现代油船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4]1980年,日本改建出了“海上巨人”号,其总长458.54米,船宽68.8米 ,型深29.8米,吃水24.6米,载重星56万吨 ,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5]2010年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载重量32万吨超大型油船,这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全系列的油船研发能力,中国油船设计和建造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
油轮载运的是石油、化学品这类危险的“特殊货物”[6],油船在构造、设备和营运方面具有以下特点:①对防火安全要求严格。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现改为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议定书规定,载重量2万吨以上的新造油船,须有惰性气体防爆设施;为避免货油或油气渗漏,货油舱区同首尖舱机舱、泵舱之间,须有隔离舱;机舱须设在尾部,以防止因烟囱火星落到货油舱区而引起火灾。②货油舱用1~3道纵舱壁和4~10道横舱壁分隔,以减少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也便于不同种类的石油分别装载。③用专门的油泵油管进行装卸,能在几小时到一昼夜间把全部货油装卸完毕;为便于卸净舱底残油,设有扫舱管系;为降低重质货油的黏度以便装卸,设有加热管系;甲板上一般不设起货设备和大的货舱口。④未设专用压载舱的油船,满载航行时干舷很小,甲板易于上浪,故常在甲板上架设步桥,以利船员通行。⑤船体长深比大,弯曲力矩较大,故结构多采用纵骨架式,以增加纵向强度。⑥1983年10月生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要求新造的载重量2万吨以上的原油运输船和载重量3万吨以上的成品油船,须设置专用压载水舱,新油船必须设有原油洗舱设备。⑦为减少溢油事故产生的巨大环境危害,1992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对《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的修改,规定了新建的有关船舶必须符合双壳标准,且单壳油船应逐步淘汰;2003年通过的MARPOL公约修正案进一步将单壳油船淘汰的年限提前至2010年。[5]

发展历程

世界上首次出现油船是在19世纪后期,此后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运输贸易急剧增加,伴随着石油工业与油船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油船得以快速增长。在油船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专业化、大型现代化、绿色安全、节能环保等主要阶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