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

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等作品中的人物
八贤王是中国古典小说《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等作品中的人物。[9][10][11][2]别名八王爷、八大王、八千岁,[1][2][3]他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是一位拥有实权的王爷。在朝中以秉持公义闻名,凭借先帝御赐的“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馋臣。在群臣和百姓中拥有较高声望。[1]
在小说戏曲中,八贤王在公元979年宋太宗率军进攻太原时献上反间计,然后派使者说降了名将杨业。七年后,杨业为奸臣所害,殉国疆场。佘太君杨延昭到朝廷告御状,要求惩办罪魁。不料奸臣潘仁美反咬一口,幸亏八贤王在旁相助,最终将潘仁美治罪。后杨延昭为将,属下小校治事犯法,宋真宗在奸臣挑拨下要严办延昭。八贤王及时赶到,以延昭军功请求朝廷从轻发落,终得真宗允准。不久边事告急,八贤王请得赦令,杨延昭重披战袍,招集兵将北上伐辽。最后六郎率军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并捉得奸臣,在八贤王协助下,将奸臣正法。杨延昭后病死于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不久八贤王也旧疾复发,病重归天。[12]
古典小说中的八贤王原型被认为可能是赵德昭[1]赵元俨或是赵德芳[1]但通过将史籍与小说相互比对,可知“八贤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仅仅是民间传奇中杜撰出的一个角色。究其原型,最为贴切的应当是宋太祖的四子赵德芳,各路作者对他进行艺术加工,将其塑造为一位怀抱金锏为民请命、浩然正气的贤王形象。[1]八贤王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包青天”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13]
八贤王的形象在评书《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中均有出现,[14]并被融入到京剧贺后骂殿[1]、山东梆子《八贤王辕门斩子》[15]等多种戏曲节目中,也在电视剧《杨家将》《包青天》《杨门虎将》等多部影视作品中出场。[16][17][18]

形象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