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舞

熊猫舞
熊猫舞,是起源于九寨沟县的一种传统舞蹈。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九寨沟县草地乡上草地村的白马藏族中,就会有人戴上熊猫面具跳舞驱邪。[4]这种独特的祭祀舞蹈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一代代延续了下来。还在七八岁的时候,毛云安就随着大伯杨进保学习熊猫舞,按照风俗,他直到年满15周岁以后,才被允许戴上熊猫面具参加了村里正式的祭祀表演。[5]
2014年11月11日,熊猫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白马藏人一直保留着跳“宙偶”的习俗,白马藏人对面具舞,老熊舞跳曹盖、曹目等称之为“宙偶”,属典型的[nuó]舞,该舞源于古代苯波教的“百兽舞”。白马藏人在跳百兽舞的头一天即正月初六,要跳一种头戴面具的“朝盖”舞,即老熊舞。传说白马藏人是“夺纳”(黑熊)和“夺嘎”(白熊)结合的后裔。妖魔鬼怪惧怕熊神,故跳神者化装熊神,可以制服一切鬼怪。表演时由一个表演者头戴黑熊头(去骨做成的标本),手拿木棍和木制刀矛,随着锣鼓声跳跃前行。近代,随着熊猫一词的出现“夺嘎舞”(白熊舞)变成了熊猫舞。
熊猫舞已经经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被列为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