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

湖北武汉武昌区的古镇
古镇名。因在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注入长江处,故称夏口。本在江北,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后三国孙权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黄鹄山上筑城,因与夏口相对,亦名夏口。这里指前者。[1]

简介

古都,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今武昌
[孙权筑夏口城] 赤壁之战后,孙权自建业(今南京市)移治于鄂(今鄂州市),改鄂县名武昌,设武昌郡沙羡县(治金口)境内的江夏山(一名黄鹄山,今蛇山)为拱卫其上游的形胜之地,因此,孙权便于黄武二年(223)派人在山上近江处筑城。此城周围二三里,因隔江面对夏水汉水)入江口而取名夏口城。城依山负险,居高临下,孙权多以宗室率军镇守,军事地位十分显要。此城为武汉市区内第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古城。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