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小梁

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
骨小梁是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即骨小梁与骨皮质相连接,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立体网状结构,如丝瓜络样或海绵状,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

概念

正常情况下,骨小梁具有一定的长度,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骨小梁形成后至20岁左右,骨小梁表面被覆一层骨原细胞(osteogeniccell)或成骨细胞(osteoblast),因为都在骨髓腔内表面,故通称骨内膜细胞(endostealcell)。成骨细胞,排列在骨小梁表面,胞浆突起可与周围的成骨细胞胞浆相接,它是由紧贴骨内膜表面扁平的骨原细胞发育来的。

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小梁逐渐被吸收,其密度和排列方式都发生变化。虽然各研究各期年龄组相差较大,但说明肱骨大结节内骨小梁在密度和排列方式及与骨髓腔融合时间上与年龄的变化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其密度变化趋势由致密均匀向稀疏变细直至消失;而排列方式由放射状排列逐渐变得杂乱,并且骨小梁随年龄递增出现中断,肱骨大结节内出现空洞,此空洞逐渐增大,最终与骨髓腔融合。肱骨大结节内骨小梁的这种年龄变化特征不失为年龄鉴定的一个有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