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群体

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概念起源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 心理学家E。梅耶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起,梅耶等人经过长达8年的实验研究(即“霍桑实验”)发现,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 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只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或职务)关系,不能表现出他们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却时时都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他认为,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在这里,人们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产生的共同的情感和态度,并且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把他们组合到一起。非正式组织的领袖人物是自发产生的,但对其成员却往往比正式组织的 领导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他在实验中发现,工人们在生产中自发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准则,如干活不能过于积极,也不能过于偷赖。这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对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些准则,就会遭到其他人的指责和讽刺,冷淡和疏远,甚至以武力报复。在非正式群体中,起支配作用的价值标准是感情逻辑,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基于成员之间共同感情而产生的行为规范。
非正式群体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研究也很重视非正式群体。他们的一些研究指出,在自由和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正式群体内部的非正式群体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及任务的实现,不仅不会涣散劳动组织,而且会使之更加团结,若非正式群体具备集体主义倾向,则更可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因为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互相谅解,具有情绪上的一致性并相互依恋,而这正是正式群体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行为动机产生的基本条件。库兹明在研究生产班组中的非正式群体时指出,非正式群体有时会降低生产率。他主张不必破坏正式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而应适当地加以引导,利用非正式群体以巩固正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