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图

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九子
椒图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九子,外形与螺蚌相似,喜好闭口[3],一般比较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所以人们常将它用在门上,取其“紧闭”之意,为了祈求平安[5]。椒图具有喜静,忠于职守等特点[6],也常被绘在门板上或用于抱鼓石[7],被世人誉为“性情温顺”的龙子[6]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行云作雨的神异动物。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的记载,相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九子为椒图。[2]在椒图整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中原地区是关于椒图研究必不可少的区域。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椒图的雏形。在夏商周时期,椒图溯源的形象开始逐步成形。汉之后,椒图的发展逐渐走向低潮阶段。南朝时期正式出现“椒图”的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开始进入异域文化的交融时期。这个时期椒图的形制更加丰富,少数民族元素更加突出。宋元明清时期椒图的立体形象正式确立,明朝时期在“龙生九子”系统下的“椒图”文献记载正式出现。清朝时期椒图纹大量出现,并且在一些皇家宫殿的门上都有椒图的图案造型应用。[1]
在现代一些景区附近,有一些居民家中仍然使用铺首(椒图)并且与现代的锁相结合使用,椒图的作用已经不只是敲门或守卫家中安全,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敬与喜爱,也有装饰意味。[1]

形象设定

椒图是龙生的第九个儿子,它的外形和螺蚌相似,一般情况下喜欢闭口,比较反感有外人或外物入侵它的巢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