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学派

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派
货币学派(Monetary School),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的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派。196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卡尔·布伦纳(Karl Brunner)使用货币主义(Monetarism)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经济学文献中。[1][2]
货币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阿诺德·哈伯格,英国的戴维·莱德勒等。二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凯恩斯主义,实行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造成持续的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危机,使货币学派应运而生。货币学派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价格水平和经济变动的根本原因,主张把货币供应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即由政府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固定在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以此来稳定物价和保证经济增长,反对采取财政金融政策来干预货币供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和通货膨胀的加剧,货币学派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相当流行,并成为某些国家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2]

产生背景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