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并用于缫丝织绸的国家。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就出现了“桑” “蚕”“丝”“帛”等文字。在《诗经》中,也记载着许多关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缝制衣裳的诗句。中国种植桑树和养殖桑蚕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蚕桑文化也随之发展,并且在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本质与核心。[1][2]
桑蚕文化,在中国还有着更为生动的载体——丝绸。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之际,如何推动桑蚕丝绸文化走出国门、推动桑蚕丝绸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参与活动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1]
作为世界的文化遗产,中国的蚕桑文化正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多方位地开展了一系列蚕桑文化的复兴与重塑,谱写出了新时代蚕桑生活的华彩乐章。江南的蚕桑民俗,是集中呈现江南山水相依、风俗相近、人文同辉的文化表现形式,蕴含着江南地区共通的文化基因与共享的文化资源。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江南蚕桑民俗文化可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助推长三角“文化一体化”,从而建构起江南文化的社会认同。[3]
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