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绦虫

囊型棘球蚴病的病原体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2]),又称包生[tāo][1],为带科棘球属[3],可引起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2],或称囊性包虫病。囊型棘球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地方性流行,主要流行于畜牧区。高发区包括欧亚部分地区,如地中海俄罗斯及其附近的独立国家、中国非洲北部和东部、澳大利亚及南美。在中国以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西部流行严重。[4]
Hartmann(哈特曼,1695年)可能是首先发现细粒棘球的成虫者。[7]1853年,Von Siebold(冯·西博尔德)通过实验确定了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1905年,Uthemann(乌特曼)在中国青岛首先发现[1]囊型棘球蚴病病人[2]
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体长2~11mm,多在5mm以下,虫体由头节、颈、幼节、成节及孕节组成。孕节内含100~1500个卵,虫卵为圆形或椭圆形,内含六钩蚴犬科动物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羊、牛、猪及人等为中间宿主,其中家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4]
囊型棘球蚴病的病程通常缓慢,潜伏期1~30年。[4]该病多见于肝脏,其次是肺部、大脑、肾脏等。[5]多数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棘球蚴囊在寄生部位的占位性压迫、刺激症状以及囊破裂所致的过敏症状。[4]影像学检查发现囊性病变、血清免疫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如肺囊型棘球蚴病破入支气管,咳出粉皮样膜状物质,尤其显微镜下查见头节或小钩即可确诊。[5]该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手术以内囊摘除为主[4]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是该病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该病可通过管理传染源、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屠宰场管理进行预防。[5]同时,截至2022年4月,该病有Eg95、EgA31、Eg14-3-3等疫苗候选分子,这些疫苗均可诱导宿主产生一定的保护力,但它们诱导的保护力尚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平。[6]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