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柱式

源于古希腊的古典建筑柱式之一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源于古希腊,是古典建筑的一种柱式。[1]
科林斯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发明于科林斯,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2]科林斯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式更为纤细,柱头是用[gèn]苕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1]
科林斯柱式的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2]

简介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是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