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画

科学幻想的绘画内容
科幻画是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创作的绘画作品。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多样化等特点。[7][8][9]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出汽车、飞行器的设计草图,是形成科幻画的雏形。[10]19世纪工业革命引发了大工业时代,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科幻小说的成长,自此科幻画作为科幻小说的插画形式开始出现。[3]20世纪以来,大量科幻小说的出现带动了科幻画的发展。20年代美国著名的插画家切斯利·博恩斯蒂尔刊登在《儿童科学》杂志上的科幻插图作品,至今仍被推崇为科幻画的开山鼻祖。[11]20世纪中期后,科幻画开始流行,并扩展到各行各业,不再局限于服务单一平台。[3]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的介入对科幻画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得手绘科幻画的创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2]21世纪以来,科幻画的创作模式逐渐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种是艺术家们个人进行独立科幻插画作品创作;而另一种创作模式是与商业作品设计结合,普遍应用于各种动画、影视、游戏制作的前期设定部分。[13][14]
科幻画的创作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例如美国艺术家伯尼·赖特森创作的作品《I shall be with you on your wedding night》,以及巴西圣保罗的插画家Gabriel Silveira的作品《VR未来》,都展示了科幻画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种前瞻性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涉及对技术本身的描述,还深入研究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文化习惯以及个体生活。[15][16][17][18]

名称由来

科幻画,又称“科学幻想画”“科幻插图”,“科幻插画”,最早科幻画是作为科幻小说的附属物而产生的,作为插图的科幻画的意义就在于用影像来解释文字,从而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2][3]科幻画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基本上都局限在科幻杂志插图,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独立的绘画作品而发展。[19]人们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描绘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创新、幻想为支撑,而不仅仅是单纯、不切实际的幻想。[6][10]